第3章

和我預想的面聖,好像不太一樣。


楊子陵見我生疑,趕忙解釋道:「你未曾為官為吏,可能不太清楚。當年先帝突發惡疾,意外駕崩,隻留下了八歲獨子,朝野一片混亂。看似皇位穩定交接,實則暗地裡風雨飄搖。幸有太後鐵血手腕,以雷霆之勢鎮壓亂賊,於朝堂上垂下珠簾,旁聽政事,代行國策,至今已四年有餘。」


如此一說,我便恍然大悟。


垂簾聽政。


上輩子也沒少看。


全是經典橋段。


可等我倆走上臺階,邁入木門之後,卻並未見到想象中的簾子,更別提簾子後的身影。


取而代之的,是一張綿長的木桌,兩側坐著一道道好奇的身影,不斷打量著我。


而木桌對面,有三位官員,頭頂朱砂帽,身著紫玄衣,正襟危坐。


見我到來,旋即拍案。


「今京州知府楊子陵啟奏,有奇女子李清秋,協助治理有方,定要引薦入朝。


「因情況特殊,太後特設策論環節,仿效殿試之舉,校驗才思。


「我等三人,已臨時準備政事三問,請君作答。


「三道題目所留的思考時間,共計一炷香,請酌情分配,勿要耽擱。


「若是準備好了,便請上座。」


這場景雖然嚴肅,卻總讓我感覺無比熟悉。

Advertisement


好家伙,面試環節?


我摸了摸為我準備的木椅,愜意地往下一坐。


上一世,俺可是筆試面試雙第一,特意培訓過的。


來面試現場,簡直像回家了似的。


「來吧,展示。」


16


「第一問:梁州自古有酒鄉美名,遍地酒肆,夜市繁榮。可近些年來,諸多黃毛小童,年少酗酒,尚未長大成人,便頻頻出入各類酒肆,甚至染指種種糜爛之事,屢禁不止,使一州腐朽,該當如何應對?」


此問一出,圍觀群眾紛紛議論起來。


「孩童出入酒肆,這倒是個新鮮題目,古書典籍中從未寫過。若當年殿試遇到這個問題,我恐怕也得思量許久。」


「我有想到,今日考官會問些不拘定式的題目,卻沒想到竟能如此偏門。我非梁州人士,乍一聽有些棘手,這位同僚,你覺得呢?」


「我?我就是梁州知府本人,你問我?你要不要猜猜為什麼題目裡說屢禁不止?」


「嗯?」


考官說完題目,取出一根香燭。


「香燭點上,你便可以自行思量了。若你開始辯題,我們便掐滅此燭,暫停計時。」


我摸了摸下巴,看著那根待燃的燭火,輕輕一笑,隨即擺手。


「各位大人不用辛苦點火了,我已經想好了。」


中堂之上,響起無數倒吸涼氣的嘶聲。


「啊?」


17


考官臉龐一顫,嘴角微微抽了抽。


顯然也是極為震驚。


「你……你確定?」


題目也就剛念完而已。


我擺手一笑:


「這道題,有點太常規了。


「孩童出入酒肆,無非幾點原因。其一為青春叛逆,難以管教。其二定有酒肆放任,甚至誘導交易。其三則是州府管理不當,執法松懈。其四則是全州並未形成齊抓共管的氛圍,百姓對此過於漠視。


「若想根治,多方發力即可。


「首當其衝的,便是教育問題,大齊境內學堂稀少,少年郎們往往無人教化,因此墮落。若是廣開學府,講解酗酒危害,耐心勸導,以學業前途作為管束,定有奇效。


「其次,嚴查各處酒肆,嚴令禁止接納孩童客人,於店門口張貼告示,定期巡邏排查。


「第三,州府需加大投入,成立專職臨時署司,親自問責,與民對接。


「最後,引導輿論宣傳,找寫手作出一些關於酗酒危害的評書演義,在市集上穿插講述,起到廣而告之的效果,使梁州人人知其害。


「如此一來,風氣便改。


「下一題。」


流暢的決策,沒有一處卡殼。


語速之快,把記錄官的筆都寫炸毛了。


三位考官各自對視了許久,全都有些不可置信。


或許想過我有些才能,卻沒想到上來就是秒殺。


快,太快了。


跟漏了題似的。


三人大眼瞪小眼半天,確定對方不可能抓住這點兒時間縫隙漏題,最終隻好在紙上寫下了簡潔的評價。


「甚善!」


翻譯過來,就是牛逼的意思。


18


後面的兩道題,也大同小異。


均是真實地點的小切口對策。


一個是秦州瓜果體系化建設和供應問題。


一個是吳州犬牙交錯的水道,與旱道的交通矛盾問題。


無一例外,全都分分鍾秒了。


為了當上省考第一,天知道我刷了多少題庫。


這些常規的問法,隻能說是不過爾爾。


都在心裡。


甚至讓我躍躍欲試的答題癮都犯了,三題過後,還想答一答第四題。


楊子陵看著慌張的考官們,不禁搖了搖頭。


汗流浃背了吧,老弟們。


直到此時,那象徵計時的香燭,還尚未點燃。


百官大震。


再看向我的眼神,已經像是地球人在圍觀三體文明。


一道銀鈴般的笑,終於從後方的屏風裡傳出。


屏退了所有人後,我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太後。


她看起來不過三十來歲,雍容華貴,可絲帽之下已經爬滿了白發。


顯然也是為皇上的政事,費了不少心力。


我們四目相對,她點了點頭。


「我很欣賞你,也很需要你。」


此話一出,我心裡暗暗一喜。


穩了。


輕松拿捏。


可接下來她說出的話,卻又讓我如墜冰窟。


「但是你,不能入朝為官。」


19


「不管是我大齊,還是追溯到更遠的朝代。


「自古以來,便是制度明確。


「外廷為官的,通通是男子。


「女子做官亦有先例,但全部是待在內廷。


「所以你想要當官的話,隻能先充入皇上的後宮。


「要麼掛妃子之名,要麼走侍從之道。


「隻要你夠努力,在那內廷之中,亦能影響天地大局。」


聽完這番話,我不禁苦笑。


這等言論,和嚴老太所說的,又有何不同。


想不到,縱使是把持天下的鐵腕女子,也仍抱著這樣迂腐的想法。


明明我憑借自己的才幹,折服了當朝百官,卻還是隻能跑去內廷,從妃子或者侍從幹起,搞什麼「後宮幹政」的把戲?


新帝一個十二歲的孩子,讓我給他做妃子,簡直是滑稽。


穿越至此,我也算是有理想,有奮鬥,就是為了如今這種結果?


如今我才發現,這根深蒂固的文化,到底有多可怕。


一聲冷哼之後,我攤了攤手,搖頭笑道:


「所以在你眼裡,女子便當卑微如此,附庸如此?縱使是個權傾天下的太後,也必須仰仗身後夫君的靈牌,才敢走到臺前說話,是嗎?」


說完之後,我便不再理會那太後的臉色,仰天大笑,轉身離去,踏過門檻。


此時此刻,我似乎真有些領會了昔年學過的,李白的詩句。


「仰天大笑出門去,我輩豈是蓬蒿人。」


此路不通,我便再尋他路。


又有何妨?


可就當我即將走下臺階的時候,一道聲音從身後叫住了我。


「很好,我的考驗,你通過了。」


20


我錯愕地回頭。


太後竟早換了副表情,衝我笑了笑。


「楊子陵是我最器重的大臣之一,這些日子,天天誇贊你,早把我耳朵都磨破了。


「最讓我驚訝的,便是他說你有思想,有追求,把一切平等公正之事都奉為理所應當,把萬民應有之權利都當作尋常之物。


「就好像,你本就來自一個人人平等的美好王朝一般。


「那天他憋了很久,才找出了一個用來形容你的詞語,先進。


「他說你的想法,非常先進,好像早早便知道了這片天地,將來會走到什麼樣的模樣。


「若不是過於匪夷所思,他甚至猜測,你是幾千年以後的人物呢。


「剛才的男女之爭,便是我對你的最後一道考驗,你的表現非常完美。


「我很欣賞你,說了我年輕時想說的話,做著我年輕時想做的事。


「你說得沒錯,我被束縛在了時代的枷鎖和根深蒂固的文化裡,但隻有這樣忍痛前進,我才能為今天的你遮風擋雨,你說,對嗎?」


我愣住了。


我從未想過,這樣一番話,竟能從代表著封建王朝意志的太後口中說出來。


見我瞠目結舌,她笑著擺了擺手,賜下一道早就準備好的詔書。


「恭喜你,官封三品。去做你想做的,捎帶上我的意志,放肆前進。隻要國祚不動搖,我便許你大鬧一場。」


那天, 風朗氣清。


我在大殿裡,沉沉地點下了頭。


「好, 大鬧一場!」


21


後來啊,新時代的風慢慢吹遍了整個大齊。


思想的變革不能操之過急,我先把目標瞄準了生產力的發展。


吃飽了才能覺醒意志。


靠著絞盡腦汁搜尋出的工科記憶, 我花費十年,帶著大齊踏入了蒸汽時代的大門。


生產力上去了, 自然要去除家僕制度,賣身契終於成了過去式, 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。


路上再無凍死骨,每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, 學堂大興。


經過太後與我的連番提拔, 無數女子在這個騰騰升起的新時代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,無異於一顆顆冉冉新星,大放異彩。


壓根不用我刻意引導,便已再無人議論性別之輕重。


女子們亦有自由和理想,早成了社會默認的準則。


平等從不來自強行矯正的對齊,而是來自同一起跑線上的尊重。


最離譜的是,小皇上竟在我每日的燻陶下,成了大齊最「進步」的青年。


成年之後,堅決要實行民主改革。


甚至揚言, 要讓赤旗插滿整個大齊。


最後在一眾守舊派大臣的艱難勸阻下, 取了個折中的法子。


改奉了君主立憲制。


回想起太後曾對我說的, 「不許動搖國祚」那番話,我不禁搖頭苦笑。


真不是我要動搖,是你們皇家太有思想了。


宦海浮沉二十多年的楊子陵, 做了新時代的第一位宰相, 任期四年。


由各地百姓派出代表, 進行投票選舉。


每四年一換。


聽說當年的丫鬟小希, 也追尋夢想去了。


在滿天下遊歷, 想要走遍所有名山大川,留下自己的痕跡。


不僅如此, 她還寫了本遊記,火遍了大江南北。


卻在慶祝的時候,吃著火鍋唱著歌,莫名其妙穿越了。


「全心」太後徹底退出了權力舞臺,沒事抱抱孫子。


風風雨雨撐了三十年, 累了, 現在就想天天搓麻將,舒坦。


清平盛世, 國泰民安,她可太放心了。


而我嘛,則是在京州故地, 楊府舊址的隔壁,辦了一所女子學堂。


一個個先進的女學生們坐在我的講桌前,眼裡閃爍著求知的光芒。


這一刻,我終於可以滿是自信地告訴她們。


同學們, 決定命運和未來的, 從來都不是什麼制度,也不是身份錢財,更不可能是他人的憐憫, 而是思想。


是生生不息,永遠向上的思想。


心懷意志者,定使天下一清。


全文完。


第3章
字體
A-
A+
夜間模式

同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