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

……


小憐眼神復雜地看著我。


「後來我告訴他,畫舫上救了他的人是我,蒙著面紗一是因為我發了春癣,不能見風,二是我怕他覺得我不避外男,不知廉恥。


「他自然不信,說仇娘子不問紅塵事,不會與我對質,那盞燈也已經被他丟棄,找不到證據了。


「到最後變成我品行低劣,滿口謊話。」


小憐已經顧不得傷心,滿眼驚詫:


「那他心心念念那些年的心上人,竟然是你?


「那你為什麼不跟他說呢!為什麼不再去證明呢!差一點你們就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了!」


為什麼啊,大概是祝姑娘學了點本事,泥人也有了三分土性。


大概是她發現除了嫁人,好像筆下還有另一條生路。


「他不願信我,再多說多做,也不過自取其辱。」


因為裴非墨是個很固執的人。


他若認定什麼,認準了誰,就是冬雷夏雪也不能改。


對事是這樣,對人也是。


就像姨奶奶和我聊天時常嘆息:


「他母親在的時候,哥兒還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
Advertisement


「那會的哥兒性子溫和,並不像現在這樣刻薄又自負。


「但是有後娘就有後爹,將來裴家的家私並著他母親的嫁妝,都未必有他一分一釐。」


姨奶奶說在這個家中,隻有裴非墨像個外人,


「沒有母親的孩子,總不免多吃些苦。


「他母親做的最對的一件事,就是定下你們二人的婚事。


「祝姑娘心性堅韌,哥兒與你是一路人,若是你與他成家,也算彼此終身有了依靠。」


小憐抱著甜酥酪已經聽得出了神。


「別人贊他是天子近侍,御前紫衣郎。


「但我寄住裴家這幾年看得清楚,他的日子過得很辛苦。」


故事講到最後,比起自己的終身,小憐更在意我和裴非墨這段有緣無分:


「如果你覺得他辛苦,為什麼不回心轉意,明明他如今有意……」


……


為什麼不回心轉意。


大概是因為喜歡他的這些年,我也過得很辛苦。


話音才落,忽然聽見門外聲響:


「公子手上這碗酥酪都冷了,小的為您端下去再熱一熱。」


我抬頭望去,是裴非墨。


他眼中悵然若失,可是欲言又止。


我並不知道他在門外聽了多久,聽了多少。


見我望向他,他才想起手上冷掉的點心,連忙討好地遞給我:


「我聽說你想吃些甜的,就去買了碗糖酥酪。」


我搖搖頭:


「我不愛吃甜食,就算想吃也會自己去買。裴大人不必費心了。」


6


有小憐在,我免去了許多和裴非墨打照面的麻煩。


快入京時,小憐與我熟絡起來,話也漸漸變多。


最多說的一句還是:


「我有位相識的皇兄,心腸是極好的。


「我聽說也是他在官家面前舉薦你,這次官家一定為你們指一件更好的婚事!」


我推辭了幾次,小憐卻堅定了要為我牽紅線的心思。


裴非墨聽見了,連拿著酒盅的手都輕顫了一下,洇湿一片。


到京城這日,雪霽初晴,午後的陽光照在身上,有一點初春的暖意。


「三哥哥!」小憐興奮地抱著我的手臂,「這是安寧畫師,你聽我和你說……」


我屈身行禮。


是三皇子宋昭,從前聽過他的傳聞,大都說他是皇子中最不精明的一位,無心政事,隻愛金石書畫,很得官家偏心。


宋昭望著我時,滿眼溫溫笑意:


「我知道你,姨母的徒弟,安寧畫師。


「我跟姨母求來了你兩幅畫,很有道玄之風。」


得人當面稱贊,我有些不好意思。


「今日倉促,改日必定登門拜訪。」


小憐擠眉弄眼地望著他,滿眼促狹的笑意:


「從前三哥哥從來不管這些迎來送往的虛禮,怎麼聽仇娘子說安寧畫師要入京,就急忙來接?」


小憐笑一次,宋昭的臉就紅一分。


我轉身接過裴非墨手中的行李,謝謝他一路護送。


裴非墨看著宋昭,還想對我多說兩句話,可我已經轉身離開,沒有多看他一眼。


一切安頓完畢,我住在小憐郡主府上。


「三哥哥人很好,正好安寧姐姐的師父仇娘子也是他姨母,親上加親。」小憐就笑,「誰知道收你為徒,又薦你入京,仇娘子有沒有為自家孩子藏一份私心?」


其實我隱隱察覺,師父說那位舉薦我入宮的人,大約就是宋昭。


面見官家,呈上舊作,官家贊不絕口,又問了師父的安。


一夜間的拜帖如雪花,侍女們光是收拾,也費了半日工夫。


有小憐授意,她們精心挑出來的,便是宋昭的拜帖。


賞梅宴,春日宴,處處都是好畫的景。


綠柳如煙處,我依靠欄杆,忍不住問宋昭:


「師父收我為徒,是否有你的情分?」


我拜入師父門下前,聽別人說過仇娘子性子古怪,已經許多年沒有收過徒弟。


也是很久以後師父和我提起,其實不管是梅上雪還是瓦上雪,化了都沒有分別,隻是說出來叫旁人知難而退,她一個都不要的。


宋昭並不為自己攬功,隻笑:


「那年看見一個傻姑娘把姨母的話當了真,在梅苑不眠不休地收雪,我沒想幫她,隻是覺得梅苑的花開得好看,就請了姨母來看。


「就多了一個人看見這世上有一個姑娘,活得很艱難。」


回去時,春雨霏霏。


滿城燈輝都搖曳在雨幕裡。


下車分別時,宋昭遞給我一盞明角燈並著傘:


「比不上姑娘從前丟那盞,但也是好的。


「希望這盞燈能照著姑娘的路,不再跌跤。」


門口有人等了我許久,連衣擺都叫雨淋湿了。


是裴非墨。


他淋了雨,瞧見我手中的傘和燈,慌忙去捉我的衣袖:


「安寧,從前你送我的燈尋到了,我沒有丟,隻是收在庫房。」


我低頭就瞧見他手裡那盞燈,因為年歲久受了潮,已經看不清燈上人的面目了。


「再補一補,會和從前一樣的。」


怎麼能一樣呢?


我一點點抽開衣袖,勉強地笑笑:


「裴大人,我並不會補燈,而且我也不記得您母親長什麼樣子了。」


見他半邊身子淋著雨,我將傘偏了偏:


「如今沒有我替你擋著災了,淋雨恐怕會生病吧。」


頭頂雨傘撐起半片晴空,叫裴非墨無端升起希冀:


「安寧,你還是在意我的,對嗎?」


「不是,隻是手裡有傘,哪怕一隻貓兒,我也不忍心看它淋雨。」


形同陌路時,溫柔也殘忍。


所以他怔住,無端紅了眼眶:


「你其實還在氣我,氣我從前傲慢,氣我對你漠視?氣我羞辱你和你姐姐,是不是?」


其實不是,那五年裡點點滴滴的委屈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。


祝姑娘不爭氣, 她沒有多少脾氣,也沒有太大的記性。


所以一直恨和一直愛, 對她而言都是很難的事情。


因為婚約曾經庇佑我和小娘,因為在渡口那次仗義出手。


所以我曾經真的炙烈盲目地愛慕著你, 受了再多的委屈都不要緊。


「說來遺憾,其實裴大人, 我們原本有很多機會能相守。


「倘若你打聽我二姐姐的時候, 再多聽兩句。「倘若朱雀街那日, 你發現我一夜未歸。


「倘若你放下成見,聽我講一講觀荷渡。


「倘若你念著小渡口的風雪太大,開口留一留我。」


倘若這五年裡, 你曾有一次回頭看我。


就會發現,我喜歡你, 喜歡得很辛苦。


提起那些有緣無份的過去,裴非墨後知後覺滿臉錯愕:


「從前你追在我身後五年, 如今換我對你好,好不好?


「……安寧,你先別答應他,好不好?」


我沒有答應任何人。


眼下要做的事情很多, 為娘娘們作畫,與宮中畫師們切磋技藝, 還有幾處好景都值得花時間慢慢畫下來。


我的心已經無法為像從前, 為誰停留了。


滿城細雨都朦朧在夜色中。


我將傘放在他手上, 輕聲道了珍重。


身後人一言不發, 卻已經淚流滿面。


7


半月後, 綠柳如煙, 晴光好時,正是入宮的日子。


我謝絕了宋昭的好意,也回絕了裴非墨的挽留。


有時官家和娘娘們會拿裴非墨和宋昭打趣我。


甚至小憐悄悄攢了局, 押了注, 猜誰能先叫我點一點頭。


忙完了宮內娘娘們的畫像,闲來可以暢遊山水。


這一日探訪山中小庵。


有些破敗,一如當年小娘為我祈福時常去的。


庵小卻有許多村婦來朝拜,據說很靈驗。


1


「(自」又瞧見那觀音畫像有些破敗, 看不大清容貌,便想為它修補一番。


有一個枯瘦老尼, 先問了女施主安,又謝絕了我的好意:


「世間苦厄,不如求己。」


那模糊的畫像, 觀她時如觀己, 叫人生出許多希望與寄託。


我忽然想到當初小娘和我說的趣事。


她說從前觀音為善男子相, 後來朝拜的女信徒眾多。


女子們有許多男人不懂的難處和困苦,便求菩薩救苦救難,求菩薩大慈大悲, 工匠們便有意逢迎女香客們, 將菩薩塑成女身女相。


所以楊柳枝未必隻是誰手中的刀劍,亦可是自渡的槳,或是手中的筆。


若人生在世, 如苦海泛孤舟。


那麼不必誰憐我怖與憂,不需誰懂我不由己。


自有我知我苦厄,我祝我安寧。


(完)


第3章
字體
A-
A+
夜間模式

同類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