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昏睡間,聽到燕王在怒吼:「要是治不好王後,本王砍了你們的腦袋!」
20
我的風寒很快就被治好了。
那天後,我寢宮用的炭,換成了最好的。
那些曾被截去的東西,全都加倍的補了回來。
我跟燕溪喝的藥,也全都是最貴的。
我跟燕溪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大雪逐漸停了。
敵國的士兵大敗,逃了回去。
而燕王,來的次數也越來越多。
先前罵我是妖妃的老百姓,也全都在唏噓,說我才是真正的鳳命之女,若是我死了,那燕國就全都完了。
朝堂之上,有人為我說話,說燕國此次影響頗大,看來我當真是鳳命之女,絕對不能叫我失了性命。
容家人大怒,紛紛跳出來罵說這話的人。
可第二日,容家領頭的大臣,出門就摔斷了腿。
自此之後,我與音夫人在宮中的寵愛平分秋色。
21
Advertisement
過了年,春暖花開。
燕王決定帶著我跟音夫人一起去攻打敵國。
他大抵是為了驗證我跟音夫人,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鳳命之女。
行軍打仗之時,並沒有帶我們兩個一起。
而是一個在營中,一個帶去前線。
他第一仗帶我去的,勝了。
賞賜了我許多東西。
音夫人十分嫉妒,她窩在燕王懷中,撒嬌道:「王,您明日帶臣妾去可好?臣妾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王殺敵的英勇身姿了。」
燕王抱著她大笑出聲。
第二日,果然帶著她去了。
可惜,燕王敗了。
這一仗,敗的出奇的慘。
他落入了敵人的陷阱。
帶著音夫人狼狽逃命。
兩個人都受了重傷。
音夫人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?
嚇得花容失色,緊緊抱著燕王,尖聲不斷。
這一舉動,直接引來了敵軍的注意,追了上來。
燕王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,很快,就被敵軍團團圍住。
他的肩膀上中了一箭。
音夫人的腹部,也中了一箭。
二人身邊隻剩幾十個士兵。
根本抵不過敵方的幾萬大軍。
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,我帶著援兵忽然出現,指揮著援兵與敵軍大戰,最後以身試險,幫燕王擋了一箭,才將燕王救了回來。
回到營帳之中,我也音夫人還有燕王三人一同被軍醫救治。
音夫人疼的不停慘叫,一張臉驚恐交加,最後竟直接暈了過去。
而中箭的我,則是靜靜地坐在燕王的身邊,強忍著疼,握著他的手,一臉心疼又擔憂的看著他的傷,兩兩相比,高下立現。
燕王包扎好以後,若有所思的看了我與音夫人半晌,最後朝我溫柔一笑,緊緊的握住了我的手。
22
音夫人的傷,若是好好救治。
本來是能好的。
但燕王並沒有給她用最好的藥。
就連軍醫救治的,也很不盡心。
這就導致她的傷越來越重。
在音夫人重傷的這段時間裡,
燕王經常問手下的將軍,王都跟燕國可有發生什麼大事。
答案皆是都是沒有。
最後,音夫人死在了這場戰役中。
悄聲無息的,沒有對燕國造成任何影響。
行軍一年,燕王終於攻下曾經膽敢冒犯他的寧國。
寧國作為燕國的附屬國,不能沒有人管理。
在大擺慶功宴後。
他將我最大的兒子吳曄,留在了寧國。
管理這裡的一切事宜。
他握緊我的手,溫聲說:「鳳兒,如今這世上本王隻信你,他是你的兒子,本王也可以相信他。」
面對他遲來的彌補,我窩在他懷中紅了眼眶:
「能為王分憂,是我和燁兒的榮幸。」
他面露動容,眸間染過幾分悔意:
「鳳兒,前段日子讓你受苦了。
容家在燕國勢力龐大,且背地裡小動作不斷,本王早已準備清算。音夫人進宮,本王不能露出馬腳……如今容家的證據已經收集全,等回去之後,本王就為你出氣。」
我紅著眼眶,仍舊是一副感激的模樣,仿佛滿心滿眼,隻有他一個男人。
「王,臣妾知道您待我好,妾身不委屈。隻要王心中有妾身,妾身便是死也甘願。」
燕王深深的看著我,面露動容。
最後在我眉間印下一吻,動作溫柔至極。
23
回到燕國後。
容家得知音夫人死後。
反應非常的大,那位先燕王後的親生父親。
更是口吐鮮血,當即暈了過去。
後來,容家開始齊齊上旨,懇求燕王殺了我。
說我是禍國妖妃,害死了音夫人。
燕王大怒,並羅列出容家人多條罪狀。
將容家人滿門抄斬。
民間逐漸開始流傳出,
音夫人的事情,都是容家人自己撒謊的,還在民間散播了不少謠言。
就為了將音夫人送進宮來。
再加上音夫人死後,燕國並沒發生什麼災難。
她鳳命之女的謊言,徹底被拆穿。
自此,容家徹底覆滅。
而經歷上次的事情後。
民間對於我這個禍國妖妃的評價。
也逐漸變好。
他們開始相信,我就是真正的鳳命之女。
隻要有我在,燕國會越來越好。
而我沒了,燕國也會一點點覆滅。
24
後來的許多年裡。
我一直都跟著燕王徵戰四方。
為他出謀劃策。
幫他安撫將士。
就連那些食不果腹的百姓。
我都會親自施粥,為他們提供便利條件。
有了我的幫助,燕王的大業越來越順利。
他對我也愈發的寵愛。
七個孩子無論對這位燕王看法如何。
都被我教育的很會表面功夫。
除卻我跟燕王的兩個孩子以外。
另外五個孩子,從不曾提起自己的父親。
全都將燕王當做生父對待。
對他敬重有加,唯命是從。
燕王性子孤高自傲,且極為愛才。
這七個孩子,個頂個都是非常聰明的。
他很是喜歡,且並不覺著他們是裝的。
畢竟燕王的確有勇有謀,比起他們的父親不知道強了多少輩。
這些孩子在他膝下成長,我這個當母親的又如此深愛他,教育著這些孩子拿他這種英雄當父親,對他敬重愛重,是理所當然的。
25
燕江十五歲那年,燕王已經一統江山。
他帶著所有人班師回朝。
開始準備登基大典。
不僅如此,他還召回了我的另外五個在外幫他駐守他國的兒女。
這幾個孩子,都很有才華。
男兒皆是直接鎮守一方。
女兒則是嫁給了鎮守之人,幫助其管理封地。
這些年來,他忙著徵戰四方。
身邊並沒有其他的女人。
孩子也隻有我為他所生的一兒一女。
這時。
民間對我的評價已經很高。
燕國多年無災無難,
那些百姓均以我是他們的王後為榮。
甚至,我在民間的聲望,已經隱約高過了燕王。
就連我所生的燕江,都因著是鳳命之女的兒子,被民間百姓推崇。
登基大典之前。
燕王日日都會跟我在一起。
與我耳鬢廝磨,幾乎形影不離。
他對我極盡溫柔,仿佛我是他這世間最愛之人。
我也樂得陪他演戲,
裝作滿心滿眼隻有他的樣子。
因著他的寵愛,每天高興不已。
無數個深夜,他都會深深的看著我,眸間帶著濃濃的眷戀和不舍。
每每這個時候,他就用力將我抱在懷中,輕聲呢喃著我的名字。
而這段時間,他對燕江這個兒子也是十分有耐心,非常的父慈子愛,還經常將燕江叫到跟前問話,笑著撫摸他的頭。
任誰瞧見了,都覺著他是個完美無瑕的丈夫與父親。
可我卻清楚的知道,他已經容不下我們了。
沒有人比燕王更渴望權力。
對於我這個他認為世間最愛他的人,他或許是喜歡的,但一切,都沒有權利重要,
他不會允許,我與燕江這兩個比他更得民心的人存在。
哪怕我們在他面前。
一直都是溫順的模樣,更是從沒暴露過自己的勢力,是完全依附於他的存在,他也不會放心。
我的另外五個兒女回來之時,便是我們娘幾個的死期。
27
我的另外五個孩子回來了。
他們看起來對燕王完全沒有絲毫設防。
沒有帶一兵一卒,就隻身一人回了京都。
他們面對燕王之時,還是帶著滿滿的孺慕之情,一聲聲父王叫的情真意切。
七個孩子,齊刷刷站在燕王面前,給他請安。
燕王看著這七個孩子的眼神中帶著滿意和欣賞。
他笑著點點頭,「好孩子們,都起來吧。」
當夜,他叫所有人都退下。
隻帶了我和這七個孩子。
說是要好好吃一頓家宴。
他眼神中帶著幾分不舍和悵然,時不時的看向我們。
最後還是狠狠心,對著旁邊的小太監,使了一個眼色。
小太監看了我一眼,最後點頭退下。
豐盛的飯菜很快就上了。
燕王舉起酒杯,笑呵呵的叫我們一起陪他喝酒。
我與七個孩子恭順的將酒飲下。
燕王看著我們已經和幹淨的酒杯,眸光一暗。
他笑著將酒杯放下,輕輕嘆息一聲。
大手攬住身側的我,手在我的腰間撫摸,低聲道:「鳳兒,本王這一生,最對不住的便是你了。你生的這七個孩子,本王都很喜歡,尤其是這一雙兒女,像你也像我,有勇有謀,是最好不過的,隻可惜——」
他長嘆一聲,雙眼竟微微泛起紅意。
或許,他是真的有幾分不舍的。
我抬眸,笑盈盈的看向他:「王,妾身也要感謝您,給了我們娘幾個一個棲息之地,您永遠是臣妾唯一的丈夫。」
也是,最後一個丈夫。
燕王的表情更加動容。
他不舍神情更甚,定定的看著我:「鳳兒……」
我搖頭嘆息:「隻不過,這次要說對不起的,是臣妾。」
燕王表情先是有一瞬的疑惑,隨後面色猛然一變。
他捂住劇痛的肚子,嘴角溢出鮮血。
他扭頭,不可置信的看向我。
我拍了拍手,對下面的孩子們說:「再給你們父王磕個頭吧,送他離去,再怎麼說,他也將你們撫養成人了,稱得上是你們的父親。」
七個孩子齊刷刷跪在地上, 對著燕王重重磕頭。
燕江紅著眼道:「父王,您就放心的去吧,這江山,兒臣會幫你看好。」
燕王神情慌亂,怒不可遏的道:「來人, 快護駕,有刺客, 快宣太醫!」
但是大殿之中,除了他的虛弱的聲音以外, 再沒有任何聲音。
我輕聲道:「王, 他們都早已經被我支走了, 你放心,等你走後,咱們燕國的江山,燕江會治理的很好。」
燕王呼吸越來越虛弱,他用僅剩的力氣抬起手,恨恨開口:「你這個……毒婦……」
說完, 燕王軟軟摔倒在地, 沒了任何呼吸。
番外
燕王年近五十, 又多年徵戰沙場, 身上落下暗疾。
如今飲酒過量。
在晚宴之時不慎身亡。
幾日後,民間與朝堂之中呼聲最高, 也就是他唯一的兒子燕江登基,成為燕國唯一的帝王。
自此,天下一統。
燕江登基那天,小女兒燕溪窩在我懷中,不解的問:「母後,父王隻有哥哥一個兒子,他為何要殺了我們?若是我們都死了,他豈不是後繼無人了?」
我一開始也這樣覺得。
「—而」再加上自小身子骨弱,經常生病,幾個人對她更是寵愛的緊。
不叫她沾上那些腌臜事兒。
很多事兒也怕說出來嚇著她, 都瞞著她。
所以養成了天真無邪的性子。
我輕聲與她解釋:「你的父王有個孩子流落在外,那是先前燕皇後所生, 齊王攻打燕朝國都之時,所有人都以為他死了。但其實,他被容家人掩護逃了出去,前些年,你父王將他尋了回來,養在了外頭。」
小姑娘吃驚的捂住嘴:「那他如今……」
我笑了笑沒說話。
他已經死了, 跟他的父王同一天死的。
我還好心的將他們二人埋葬在了一起。
叫這情深義重的父子二人,在地下也能相伴。
-
燕江是燕王親自教導出來的。
又有五個胸有謀略的哥哥姐姐從小教導,
他比他的父王更加有治國之才。
登基之後。
他的哥哥們被封為藩王。
姐姐們被封為公主, 他們各自前往封地, 為他鎮守一方。
他們姐弟幾人十分感情和睦, 對燕江也很衷心。
每年年關之時,這些孩子都會回到國都。
與我過一個年,再各自回到封地。
接下來的幾十年。
燕江將燕國治理的井井有條, 國泰民安。
而我,也膝下兒孫成群,不用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