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

  是非功過,在漫長的時光中,早就成了一抔腐壤汙泥。


  可是,過去萬載裡,卻有一個終化形骸的天道,像個傻子一樣,獨自走遍千山萬壑,踏過黑水白河。去登千仞孤峰,採朝華初生的第一滴明露;去下萬丈深潭,尋百般洗練過的寒玉……就這樣茝蘭薜荔,精金美玉,天道把自己的胸腹剖開,把心髒上凝結出的所有好的美的,匯聚在一起。


  然後用所有這些至珍至寶,小心翼翼,拼湊起一個新的他。


  ——哪怕代價是自己墜進地獄。


  最後一道流火落下,最後一抔碎骨堆成支柱。


  天楔徹底拔起。


  強勁的氣流吹得仇薄燈和師巫洛的衣袂翻飛。


  他們披著一樣的血衣,有著一樣的呼吸。他們一個曾埋骨天地,一個曾傾盡天地……他們早就是對方的骨中骨,血中血,肉中肉。


  再無誰如他們這般,悲歡與共,死生相同。


  悶雷滾動,聚山崩之震。烏雲奔騰,合疾馳之勢。西洲天楔徹底起出後,銀龍背載天楔,徹底顯出萬裡長的龐然身軀,將整個西洲所有山脈河流之氣,負在身上——她將奮力伸展身軀,西洲褶皺的大地將隨她一起伸展,西北的天穹將被填滿,未明的天門將被點燃。


  巖漿橫流,雪浪迤逦。


  在這山河即將破碎,洲陸即將重鑄的浩大劇變中,巨大美麗的銀龍輕輕回首。


  “神君,阿絨長大啦!”銀龍聲音清脆,眼含淚水,“阿絨、阿絨來載您與十二洲啦!”


第168章 日月同輝


  銀龍清越的聲音回蕩在天地之間, 懷寧君低目垂眼。


  “......好久不見。”

Advertisement


  白袍卷動。


  懷寧君的聲音被洶洶黑氣淹沒。


  粘稠厚重的黑氣從遙遠的古海湧出,大潮一般平推過蒼穹。天上地上, 立刻同時出現了兩片海。地海水色灌蕩,陰火湯湯。天海翳晦無光,重壓厚乾。剎時之間,天與地仿佛顛倒了過來。


  上下分界驟然模糊。


  所有蓄勢已久的荒使妖魔,在天楔徹底起初的同一時刻,駕瘴馭霧,呼嘯撲出。陰風飚湧, 厲寒冥默,無數骷髏死魂尖聲高嘯,如狂如喜,從空缺不足的西北海角, 生生擠進人間,數目之多, 不可以億萬計。


  一時之間,仿佛覆如蓋傘的天穹被撞開一扇門。原本隻能徘徊在外,借風隨障而入的幽冥鬼怪, 肆無忌憚地穿過天門, 直返陽間。


  也確實是打開了一扇天門!


  若整個“周髀定天”能夠一絲不扣地執行, 那麼“天楔——天柱——中鈞”三者構成的, 天穹本該完美地籠罩大地,不使其大荒來的黑瘴有餘隙進入十二洲。然而, 如今的事實卻是, 十二洲洲嶼隅隈多有, 破碎曲折。原本該嚴絲合縫天與地,出現了讓瘴霧能夠通過的破碎空隙, 以至於十二洲“黑霧乘風,厚土瘴迷”。


  究其根源,當屬西洲。


  更準確地說,是西洲西北角的天楔。


  空桑百氏的歷師紀官在三千年前,就曾簡明扼要地指出“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陰也。”[1]作為太古之後,人間天文氣象、地理堪輿與物候歷術的中心,空桑紀官曾組織過一場興師動眾的立圭測影,揚帆測風的運動,名為“勘天”。


  不管“勘天”運動,其本意是否時當時勢如中天的百氏,為了達成“牧天下”的野心,所進行的一場謀劃深遠的十二洲軍事地理勘測行動。至少在那時,負責立圭測影,揚帆測風的歷師紀官們,耗時一百七十一年,完成了他們的使命:


  ——他們測出了天門。


 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  “天門居西北,天楔起而天門現。”


  北葛子晉大踏步跨過灌滿鐵水銀漿的溝壑,潔白的袍袖在赤火中,被照得通紅。


  天池山的積雪已經徹底融化了。


  數以千計的白練飛瀑,砸進山腳八十一座高爐的水排。


  水排繞山而建,高達三十丈,堪稱古往今來獨一份。排前立木,豎置初月偃木,以秋千懸索。[2]水自上落,擊木排扇,以此鼓風。此刻,千百飛瀑同時落下,大大小小的立輪水排偃木牽引復回,幾無間隙,仿佛木與水聯合構成的琴鍵,翻飛不休。隆隆水聲與呼呼風聲是它演奏出的樂章。在狂吼咆哮的慷慨旋律中,赤色的火焰從半開的高爐爐口衝向天空。


  雪水融化形成的飛瀑,在完成擊排鼓風的使命後,流進天工府事先挖好的溝壑中,順山勢湍流,經過急速煉鑄的高爐周圍,保持整個萬人同鑄的大陣陰陽相協。使得揮汗如雨的天工們不至於在天火中化為焦炭。


  流轉一周,沸水匯聚自天池山腳的四處深潭。


  天工府專鍛武體的伙夫,赤膊束腰,站在深潭邊緣,發了聲吶喊,奮力搖動巨大的水車,將雪水抽向高空。水逆流向上,在酷寒的冷氣中迅速降溫,直到越過崖口,再次下將,再次成為鼓風的天地偉力。


  整個循環過程中,水系的運轉同時衝擊山體中的轉輪,帶動山頂神君原先居住過的閣樓緩緩轉動。


  神君所居之處,房屋堂頂呈半球狀,渾圓如蓋,拱梁铆合之處,極盡精妙巧思。堂頂共分兩層,在上者,施用縹碧,在下者,施用赤金。赤金的一層,上面裝飾有璀璨明珠,縹碧的一層,則隱有弧線刻紋。整座建築,共記九室十二堂,立柱造井,井藏齒輪。


  堂邊有臺,臺下有池。


  過去十二年裡,神君行蹤飄忽不定,很少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一個月。直到今年秋後抵達梅城,似乎是喜愛天池山的景色,神君就此駐足,不再周遊,並命山海閣為他尋找精巧工匠,修繕天池附近的房屋樓閣。


  神君的這些舉動,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,就連提防戒備的御獸宗與大荒都不是很上心——畢竟神君在還是太乙小師祖的時候,就出了名的“好華服美屋,好奇具巧技”。他身份未現時,世人將之視為紈绔之舉,而等到晦明夜分,紅衣下雲中後,他的這點小癖好,頓時搖身一變,成了人所共逐的“風雅”。


  御獸宗同大荒該後悔他們的疏忽。


  因為,整座明堂高閣,就是一件指星引象的天器:


  ——蓋天圖儀。


  堂頂瓦屋面分虛實兩層,縹碧色的一層為實,對應的是“周髀定天”中的“青畫圖”,用色通透,固定不動,立柱修長,給人以高遠之感,是天穹的形象化。而赤金色的一層為虛,對應的是“周髀定天”中的“黃畫圖”,上面的璀璨明珠對應的是日月星辰。一旦明堂外的綺井中的機括齒輪,被啟動,這一層堂頂就會開始緩緩轉動,“黃畫圖”與“青畫圖”重疊,日月星辰的周轉立刻盡覽無餘。


  這是神君留給山海閣天工府,鑄造星表之錨的指引。


  精妙之至,超乎想象。


  也正如北葛子晉說的那般,這件蓋天圖儀,太過精妙,太過復雜。要想使用它,演示追蹤日月的運行,就必須要有對天象歷法,對日月之軌極其熟悉的人來操控。盡管神君考慮到這一點,提前留下了不少注疏索引,但對於此次隨同府主閣主前來西洲的天工府山海閣歷師而言,還是太過艱深了。


  一群鑽研典籍多年的老歷師在明堂中爭論許久,誰也難以服眾,直到老天工帶領一身病氣的白衣青年走進明堂。


  隻一個簡短的介紹,就令圍繞中樞臺的一眾須發皆白的歷師們沉默地讓出了主導位。


  ——北葛氏,子晉。


  相比左月生,老天工,這些須發皆白的老歷師們更能明白這五個字的分量。如果說,百氏紀官是空桑壟斷歷法萬載後的天文權威,那麼這一位出身北葛家族,名為“子晉”的年輕人,就是百氏紀官的權威之一。


  他師從古卓,而古卓,是百氏三大歷學家之一。


  古卓生前就曾說過:繼我衣缽者,其唯子晉。


  後又贊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。有徒如此,不負此生也。


  盡管年歲尚輕的北葛子晉是否已經“勝於藍”,還多有爭議,但毋庸置疑,他在天文歷法的造詣上遠超天工府與山海閣的眾人。


  太虞氏代代相傳的那件測天至寶“太史法象盤”懸浮在半空,投射出人間的立體版圖,北葛子晉就在隆隆水聲中,參照法象盤,不斷調控靈臺中樞。


  “天門,又稱陰陽之門。”


  北葛子晉語速極快。


  “生屬陽,死屬陰,人間屬陽,大荒屬陰。天門開則陰陽通。天門一共會有兩扇,一扇為陽門,由人間開向幽冥,一扇為陰門,由幽冥開向人間。《七衡通錄》中認為,若有一日,混沌分,幽冥建,則陽門旦開,陰門夜開,使諸神鬼往來。”


  略一頓,他補充解釋:


  “這是神君當初與神、妖、人共同的看法。


  “他們認為,鬼由神、妖、人身死轉來,那麼就不能否定它們本身也是鴻宇的一部分。由此廣推,混沌也為宇宙的一部分。因此,神君與眾友認為一旦周髀定天徹底成功,鴻宇之間,陰陽要相生平衡,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天門。而這兩扇天門的主掌權,將與以往完全不同——不再是大荒肆無忌憚地侵入人間,而是人間反過來主導天門的開合。大荒幽冥,將成為人間的一部分,恰若晝夜相生。


  “自此,生死循環,神有所歸,魄有所依。”


  北葛子晉握住對應星紀的臥軸,用力下壓。


  用來操控整座蓋天圖儀的中樞靈臺講求精準,以精金青銅鑄造,隨著超高頻率的運轉,齒輪與齒輪,轉軸與轉軸,火花迸濺,熱氣蒸騰。北葛子晉壓下臥軸,及星紀被他調到一百六十二分處,手掌與臥軸相接的地方,已經幾乎燙成一體。


  隨著他松手,去調控另一處機括,掌心登時就被撕扯下一大塊血淋淋的皮肉。


  一位天工府的老歷師面無表情上前,要將自己的靈氣傳給他。


  一開始,還能由北葛子晉下令,讓其他歷師一起操控中樞靈臺。但隨著天池山腳下的鑄造進程不斷推進,蓋天圖儀的運轉速度越來越快,齒輪轉動間,無數艱深的算術同時發生,除卻北葛子晉一人,再無人能夠完成這麼龐大的計算。其餘人隻能退居二線,灌輸靈力,維持明堂的運轉。


  北葛子晉搖搖頭,簡略解釋:“筋脈盡廢,不必了。”


  他邊說邊繞中樞靈臺而行,繼續調控機輪,指揮天工府將熔金鐵水布到正確的位置。


  果決。精準。


  隱約可以窺見,當年空桑年少,白衣天驕的殘影。“既然這麼說,那天門不該在‘周髀定天’徹底完成後才會出現嗎?”一位歷師沉聲問道。


  “周髀天成,陰陽均衡,二門誕生。這原本才是大道演化的天理。但是陰陽未能均衡......”北葛子晉一咬牙,幾可見骨的右手猛一用力,咔嚓一聲,將對應滄洲的通絞輪推到神君指定的位置。


  提問的歷師猛然醒悟:“西北天不足。”


  北葛子晉踉跄起身,甩掉手上的血,再次邁步,險些摔倒在地。


  老天工動作迅速,給他拍下半瓶丹藥。


  “太古末年立西北天楔時,位置太過向裡,以至於原本該渾圓如蓋的天穹,在西北處出現了一塊空缺,《素問》有言曰:‘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陰也’。西北方陰氣過重,而大荒又屬陰,以至於提前形成了一處閉而不開的天門。”


  ——西北有天門,天楔起而天門現。


  這是北葛子晉的老師,當年參加“勘天”運動後,做出的判斷。


  “神君有所預見,於是在北上不周之前,留下了璇璣玉衡。”


  “璇璣玉衡?”老天工皺了皺眉,覺得這個名詞有些熟悉,略一沉吟,猛然記起,


  “月母手中的那柄銀杖?”


  ——在燭南浩劫的時候,月母手中持著的,就是璇璣玉衡!


  “其實它真正的用途,是正天之器。”北葛子晉說,“西方天門,屬陰。為了與之相平衡,神君便另外造了一座與它相對應的天門——東方天門。月母鎮兇犁土丘,鎮的就是一扇天門。日月之所以會在東北相匯,是因為那裡就是天門之地......鵷鳥以止日月,璇璣玉衡以正天穹。事實上,《七衡通錄》如果能夠實現,那麼十日與十二月,最後是要歸為一體的!”


  “什麼?”


  其餘歷師失聲。


  十日與十二月周而旋轉的歷史,已經太久了。


  久到大家都習慣了,甚至都忘了,原本十日與十二月,也隻是天神、地妖與人傑們,一手錘造出來的。


  “不論是金烏載日,還是玄兔抱月,原本就隻是暫行之策,就像空桑的牧天索。在周髀定天完成後,都是要被廢除的。”北葛子晉聲音仿佛穿過太古,“日出東方,日落西方。月出東方,月落西方。東方天門,為日月所出之門,西方天門,為日月所落之門。”


  隻有同為歷官,同習天文,才能感受到神君到底都為人間做了什麼。


  神君真正留給十二洲的,不是他的過往如何強大,他的劍術如何高超,而是他縱橫天地的布局走筆。


  甚至,連自己的死,也在成就這盤棋局。


  如果......


  如果空桑百氏沒有成為天外天的走狗,始終維持日軌月轍不相錯亂,使得□□有序,萬物將在有序中蓬勃生長;如果三十六島沒有被逼離開十二洲,仙門與妖族聯手庇護蒼生,那人間將會有萬千洲城。


  萬千洲城之精氣,上升於天,成萬千繁星。

第215章
字體
A-
A+
夜間模式

同類推薦